0 10 收藏
“新来港”想知道? ➪ 这里全都有!
2024年11月24日,是香港流行文化巨匠黄霑逝世20周年。
如果说起黄霑,你只能想起他与倪匡、金庸、蔡澜并列的“香江四大才子”标签,那说明你不够了解他。
黄霑才华横溢,他有多重身份,节目主持人、广告界奇才、专栏作家,写过一千多首歌词作品,词曲双绝,经典无数。
他的一生,见证香港乐坛的崛起、辉煌与没落。今天,香港百科通想带你了解这位香港鬼才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不仅会写歌,也很会写广告
1941年,黄霑出生在广州,8岁那年,举家迁居香港,从此香港在黄霑心里、血液里、歌词里驻了脚。
1960年,他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,在求学期间,他已开始填写国语歌词,又曾参加歌唱比赛,闲暇时还给电视台写剧本,给电视台录音,也给《明报》投稿。
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后,黄霑做过两年教师,随后投身广告业。
黄霑在广告行业的影响力不亚于词曲创作,他的经典广告词到现在都是典范案例。
最出名莫过于“人头马一开,好事自然来”。当时人头马XO要打开香港市场,黄霑想出“人头马一开,好事自然来”,完全击中港人讨吉利的心态,导致当时香港人的喜宴上,喝的都是人头马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“基奥奖”的香港人。
当时美国美妆品牌“Revlon”想进入中国市场,一直没有合适的中文名,黄霑就从李白的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中凝练出来“露华浓”三个字当名字,足以证明霑叔才华。
黄霑还曾把一句“一支从头到尾都令人欣赏的香烟(Got It At Both Ends)”的广告词改成了朗朗上口的“从头到尾都咁好味”。当时很少有人会用粤语口语做广告,一个“咁”字通俗接地气,引发全港广告口语化热潮。
他笔下的不少广告语和广告歌,伴随了一代香港人的成长,甚至成为创意人的标杆。
在广告界有了知名度的黄霑,开始写书、填词、作曲、唱歌、演戏。
论写词,无人比得过他
1978年,黄霑签下TVB独家填词人合约,与作曲家顾嘉辉搭档写歌。他们开始为香港流行文化谱写了一段「辉黄」岁月。
《上海滩》、《当年情》、《狮子山下》、83版《射雕》……TVB很多影视金曲都出自二人之手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1979年,黄霑为电视剧《狮子山下》创作同名主题曲《狮子山下》,这首歌现在被认为是“港人精神”的写照。
1980年两人为TVB写主题曲,黄霑先从“浪奔,浪流”开始,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,写完“仍愿翻百千浪,在我心中起伏够”,搁笔,整个过程也就二十分钟。
这首歌就是周润发版《上海滩》的同名主题曲《上海滩》,这首二十分钟创作出来的歌,获得了当年十大中文金曲奖。
1990年上映的电影《笑傲江湖》主题曲,“沧海笑,滔滔两岸潮,浮沉随浪记今朝。苍天笑,纷纷世上潮,谁负谁胜天知晓”,也是出自黄霑之手。1991年,该曲获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1995年,黄霑凭借电影《梁祝》的配乐,获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。
黄霑善于古曲今用,1997年的《男儿当自强》改自《将军令》,经由他一改编,恢弘之气魄,再加上林子祥的血性之嗓,充满铁骨铮铮的阳刚之气。
他配乐的电影有50多部,而那一曲“沧海一声笑/滔滔两岸潮”足以让黄霑被写进当代华语文学史、电影史、音乐史。
他的词作,多用文言,耐人寻味,香港词坛对黄霑极为佩服,曾有人如此评价黄霑:“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,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。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。”
黄霑垂暮之时,香港娱乐圈的黄金时代也随之消逝,粤语歌不再流行。
黄霑回到港大攻读流行音乐系,一篇论文《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:香港流行音乐研究(1949 ─ 1997)》写了六年,洋洋洒洒15万字,据说最终定稿后,港大无人敢审他的论文,直接通过。
黄霑是一代词风的开创者,他把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化作口语,写尽了那一代香港人的拼搏精神和豪迈情怀。
2004年,黄霑因末期肺癌离世,享年63岁。
今年是黄霑逝世20周年,为了纪念他为香港流行文化做出的贡献,香港文化博物馆精心策划了“沧海一声笑——黄霑”展览,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0日,期间精选约140套黄霑相关展品,全面展现黄霑在歌、影、视、广告及文学等方面的卓越贡献。
图片来源:互联网
如果你也欣赏他的鬼才,不妨挑个时间入场参观,一同回顾霑叔为香港流行文化留下的不朽印记。
关注香港百科通,与你一起看港影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