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港十年
LV1
2025-03-18

香江传奇落幕,从顺德金铺少年到香港地产大亨,四叔一路走好


昨日,香港地产大佬、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的传奇一生落幕。


这位香港地产大佬的一生,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。今天,就和大家讲下这位地产富豪在香港的创业人生路。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天生的生意人,6岁进金铺,15岁当掌柜


李兆基出生于1928年,是广东顺德人。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,所以人称“四叔”


由于家族是经营黄金、汇兑和外币买卖,6岁的李兆基便开始进入金铺学习做生意,12岁能独立鉴定黄金成色,15岁更是直接管理家中两间店铺生意。


少年李兆基在算盘声中练就了经商慧眼,也由于从小接触生意,他悟出一个道理:黄金和土地才是硬通货。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20岁来港创业,开创“分期付款”的卖房模式


1948年,李兆基拿着1000元来到香港打拼。初抵香港,由于对黄金知识较为熟悉,他选择了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,迅速赚到人生第一桶金。


上世纪50年代,香港房屋需求激增。李兆基看准机会,开始涉足房地产生意。


1963年,他与友人创办「新鸿基企业」。当时的香港楼市,整栋交易是常态,普通市民望楼兴叹。李兆基首创“分层出售+十年分期”模式,将整栋楼拆分为独立单元,首付仅需10%,一改香港整栋出售的销售模式,让更多人都能买上楼房。



1973年,李兆基自立门户创立恒基兆业地产(1981年上市)。当时,别人抢着拍地王,他却眼光独到,盯上了两样东西:新界农民的换地证和市区的破旧唐楼。最后,用白菜价拿下1700万平方尺土地,手握全港最多土地储备。


1996年,恒基市值飙到1325亿港元,李兆基也以1270亿身家登顶《福布斯》全球第四富豪,成为华人首富。


除了在商场独当一面,李兆基在政界也是备受敬重。他在2007年7月1日获颁大紫荆勋章,由当时的特首曾荫权为他戴上。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不仅是地产大亨,还是“亚洲股神”


除了地产大亨的名号,李兆基还被人称为“亚洲股神”。地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,他也开始涉足资本市场。


关于投资李兆基有一套一元变八元的理论:“我有一个理想叫穿云箭、过三关。第一关是以一博二、第二关是二博四,第三关是四博八。”


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,李兆基在日本股市的操作堪称神来之笔。当多数投资者恐慌抛售时,他逆势增持索尼等科技股,短短三个月斩获 30% 收益。


这种“人弃我取”的智慧,让华尔街将“亚洲股神”的桂冠戴在了他头上。


身家丰厚,也坚持做慈善


除了醉心事业,李兆基对公益也十分热忱,他常说“赚了钱要回馈社会”。


1982年,他创立了培华教育基金,常年捐助中国内地、香港以及海外学校,历年捐款数十亿元;2009年为北京大学捐资建楼,被命名为“李兆基人文学苑”。李兆基还向北大和清华各捐过2亿。


不止捐款教育,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,李兆基前后共捐赠了5.7亿:2023年李兆基基金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2000万元;之后还为河南水灾捐款1500万元。
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
他对香港的贡献同样深远,尤其重视青年发展和教育事业,除了向保良局捐地兴建青年宿舍,亦捐助2500万元兴建兆基创意书院,并斥资5亿元在沙田大围建成仁安医院。


多年来,他通过基金会捐资教育、医疗,却从不张扬,堪称低调富豪的典范。


91岁才正式宣布退休


2019年5月28日,91岁的李兆基正式宣布退休,这也是香港四大豪门家族最后一位退休的“创一代”,香港人的务实进取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
截至他宣布退休前的2019年,恒基系已拥有6家上市公司,总市值超过4500亿港元,业务横跨地产、燃气、酒店、渡轮。


香港人每天用的煤气、住的楼盘、逛的商场,近半数与他有关。


李兆基从不吝啬分享赚钱的心得,至今他的四个赚钱原则还影响不少年轻人,第一,勤奋努力、辛苦耐劳。第二,事业未成,不宜早婚。第三,要有一桶金,以钱生钱。第四,男的最怕入错行,女的最怕嫁错郎,选对行业就容易累积财富。


他的一生谱写了香港那一代老富豪能创业、会守业的奋斗史,也是「狮子山精神」的真实写照。


2025年3月17日,李兆基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,享年97岁。最后,愿四叔一路走好。



#李兆基 #地产 #富豪

2
評論 (0)